看着一脸骄横的金太监,赵榛决定继续跟他演,故作天真地问道:“公公,出使金营当使者,是不是要先拜会父皇与太子爷,聆听教诲?”
金风不置可否,三角眼警惕地看着他,如同监视一个囚犯,狐疑地审视起来。
“我说信王爷,你见了官家也没用,这就是官家与东府的大人们朝议出来的。”
赵榛苦笑道:“为国出点力,为父皇母妃与皇兄分忧,是我份内的事,不敢推辞。可我才十七岁,去了敌营,具体要怎么应对,得面见过父皇,才能受教不是。”
金风能当韦贵妃的亲信太监,不是个蠢笨之人,赵榛的话,都讲在理上,让他无法拒绝。只是他也明白,所谓皇子出使,纯粹是送他去当人质的,一个去当人质的人,无所谓事先教导些什么。
一个懵懂少年,似有一腔报国尽孝的热血,最后却只是拿它当人质送去,确也有些不忍。
一念及此,金太监难得带着一抹热切说道:“今儿皇上高兴,金国有和平之意,正与东府宰执们在延福宫开筵席呢。信王爷不要着急,官家与相公们总会商议出一个得体之法,出发前,想来会面授机宜。”
“我明白,公公请放心。”赵榛恭敬地答道。
金太监任务达成,满面笑容离去。不用端着了,赵榛扶椅子坐下,面色不复方才的谄媚,渐趋凝重肃穆。
根据自己两世的记忆信息,结合金太监所说,他对眼下的处境做了个分析。
整座皇宫,至尊者当然是还在皇位上的父皇赵佶,他与先帝宋哲宗赵煦是亲兄弟,都是宋神宗的儿子。当年哲宗病逝,无后,是神宗遗孀向太后做主,立端王赵佶为帝,兄终弟及。
皇位给了赵佶,向太后,依旧还是太后。
父皇赵佶自小聪明,蹴鞠骑射、笔砚丹青样样精通,而且善于伪装,对向太后极其孝顺,每天都到慈德宫问安起居,向太后虽不是赵佶母亲,却因此在最关键时候力排众议,将赵佶扶上了皇位。
扶上皇位之初,向太后还因百官所请,垂帘听政了一段时间,赵佶对她言听计从,十分孝敬,见赵佶如此恭顺,向太后随后主动撤帘还政。
一句话概括,虽失去大政权力,然老太后对赵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。皇帝虚伪,以孝立身,老太后可以籍此拿捏几分。
皇太后向氏,还政后已经潜心礼佛,整个宫里,不说关爱,起码老太后是不会加害赵榛的,毕竟也是她名义上的孙子,想起来的时候也会开口照顾一二。
只是想起来的时候太少了,近乎没有。
宣和皇帝赵佶不理俗务,朝政全部交给蔡京童贯他们,只寻欢作乐,大兴土木。
贵妃韦氏管着后宫,对从小由她抚养长大的皇长子赵桓和亲生儿子赵构极其宠溺,对赵榛则是极为苛刻,动辄得咎。
宋代的皇子,不像其他朝代,会出京就藩,而是直接在都城里恩养起来,成年之前就在皇宫里生活,成年之后如果愿意,就会在城里辟地安置,建立府邸。
这都是托当年太宗皇帝、高粱河飙车战神赵光义的福,他自己是亲王变的皇帝,于是自他以下,历代都对自家兄弟防贼一般。
只有极特殊的时候,才会派遣宗室出镇地方,手握实权。
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明白,如果不主动,自己就一直像一个沉默的工具,无人在意生死,而现今,真到了生死关头了。
理清楚这些关系后,赵榛感觉到体内有了洪荒之力,起身推开木门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一拳超人之战斗的前一秒 愿于来世,尽得成佛 穿越从激流堡王子开始 鬼手医妃:王爷休书请拿好谢瑶楚寒 穿到柯学世界了 封名万界 小护士稳稳拿捏血族小王子 只一夜 我有一身逆天技 我的智慧系统是一个坑比 女帝女魔从娘胎干架,我操碎了心 重生之我可以无限时间回溯 海贼:开局路飞?我的梦想是海军 我和我的精分女友 克苏鲁:黑水岛客栈 临高启明 重生遇末世顺便修个仙 惊!撩我的清冷谪仙实则很妖孽 重生之影卫为宠 一句话,让疯批病娇变忠犬恋爱脑